12月22日,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“2024中国和全球钢材需求预测、2023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、2023中国钢铁企业ESG评级研究成果发布会”成功召开。发布会上,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范铁军院长、肖邦国副院长分别就“2023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研究成果”“2024中国和全球钢材需求预测研究成果”和“2023中国钢铁企业ESG评级研究成果”进行发布与解读,并围绕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形势、钢材消费结构变化和进出口趋势、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对钢铁行业产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、我国钢铁企业整体竞争力呈现的特点和改进提升空间,以及国内钢铁企业ESG评级依据、特点和ESG水平提升路径等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,回答记者提问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弘扬企业家精神,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”。《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:“要建立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,推进钢铁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分级分类管理”。《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》提出:“建立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,支持开展对标挖潜、技改升级”。
“企业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是企业综合生产力和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,影响要素有很多,基于生产力‘三要素’理论,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和钢铁产业特点,本年度钢铁企业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分3大板块、16项要素和29个指标,构建了标准指标体系框架。”当日发布的《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》显示,2023年,包括中国宝武钢铁集团、鞍钢集团、中信泰富特钢集团、首钢集团、河钢集团等18家中国钢铁企业属于A+级,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。此次评估范围包括107家钢铁企业,合计粗钢产量约9.5亿吨,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3.0%。评估围绕生产规模、技术装备先进性、科技创新、盈利能力、环保绩效等29项指标开展。
报告指出,今年进入评级A+、A、B+的钢铁企业共有95家,占评估钢铁企业总家数的88.7%,其中: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为A+(极强)的钢铁企业有18家,占评估钢铁企业总家数的16.8%,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2.5%;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为A(特强)的钢铁企业有39家,占评估钢铁企业总家数的36.4%,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7.5%。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为B+(优强)的钢铁企业有38家,占评估钢铁企业总家数的35.5%,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.0%。
此外,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报告中,参评企业有109家,今年参评企业数量下降概因部分企业已参与重组,不再单独参评。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范铁军介绍,虽然参评企业总量有所下降,但合计粗钢产量占比较去年却有上升。
据悉,为推动钢铁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,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,自2011年起,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连续13年研究发布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(暨发展质量)评级,得到了政府部门、银行业金融机构、各大媒体、业界同仁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,并成为上述单位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。
专业研发洒水降尘,提供多种解决方案